2)第446章 掏英国佬的腰包_工业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言,因为秦大总督又是故伎从演,拉着谢雷舍夫的俘虏绕城一周。

  同一日。秦铠奏报外东北战况的电报经过800里加急后,终于先到了两广总督衙门,赵烈文正忙着召集南洋系核心商议和英国人签订的铁路贷款协议的落实,英国人达成与秦总督1200万两白银的贷款协议后。并没有立刻履行交款的事务,而组成了一个商团到广州来进行后续的接洽。

  对于英国人的举动,秦铠自然心知肚明,摆明了是要看北方的局面再说的意思,毕竟,在这块东方的土地上。实力,才是商业的最佳保证,若是自己因为北方的战事倒了台……毕竟,东方是个充满神奇的国度,就连鬼子六这样权倾朝野的大人物都会倒台,又有什么神话不会发生呢?

  所以,秦铠对于英国人的举动并没有太过在意,他让负责与之接洽的郑观应仔细了解英国人的想法和要求,给予英国人一个小小的机会,其实这之后隐藏的,是这位秦大总督更大的野心。

  这一次来到广州的英国商团,是由英国驻广州领事亨特领队的,但事实上,这些年龄各异的成员,却分别代表着汇丰、麦加利、汇川以及参与投资的多家英国财团的重量级人物,作为英国工业的倾销地,对于东方这个大国,英国人历来就只关注一个问题,倾销英国商铺的渠道是否畅通。

  而对于商品的流通来说,铁路的建设无疑是极为重要的关键,而让所有西方人无法理解的是,这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国度,竟然对于铁路这样的新生事物,竟然是一种难以理解的排斥态度,而且这种态度的来源,竟然是帝国的顶层。

  在欧洲、在美国,铁路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刚刚红火过一阵,虽然遭遇1883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但是,这并不代表铁路产业的没落,1883年的经济危机因铁路而起,却并非是铁路缺乏足够的盈利能力,反倒是因为铁路利润太大。

  铁路运能的庞大,以及低廉的运营成本,使得他在西方资本市场中募集到太多的资金,从而导致了铁路线的重复建设,但是,商品经济的杠杆促使铁路运营公司为了击垮对手而竞相发起了价格战,促使了大批铁路运营公司的倒闭,从而引发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第十三次经济危机。

  今年,经济危机持续的第二年,伦敦股票市场上的美国铁路股票,从曾经翻十几倍的价格一路下挫,都已经跌破面值了,而事实上,铁路的获利能力却并未下降,法国、德国的铁路公司,已然保持着良好的利润。

  而美国的铁路崩盘,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在过去5年中建造了市场需求两倍还多的铁路线,而美国人口的基数完全没有让这些铁路产生盈利的条件。

  但是,这一切的问题,在远东这个比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