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39章 御书房的算计_工业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广州开办学堂,看到广东小报甚是热销,他也是自创了一份名为《强学报》的小报,却阴差阳错的似乎受到了这位在两广大力推广新学的秦总督的青睐,广东布政使赵烈文赵大人亲自引荐他来京师见到了清流名士侍郎宝廷。

  他到了京师。自然没有浪费这等机会,拿出他已经在撰写的《孔子新学》一文,倒是博得了宝廷的赏识,又因为他是广东引荐来的。更多几分关照,而后他通过宝廷的途径向光绪帝呈送了一份《强国新政》的折子,这份折子所书内容倒是颇合小皇帝心意,所以一年已经在帝党中博得了自己的地位。

  不过,今天他被翁同龢带进御书房,只说让他面谈一下关于皇权的理念。说是皇上甚有兴趣,虽然不知道召见自己的具体原因,但那也是了不得的荣耀,之前他已经借着清流的名义给光绪皇帝上过写过不少讨论时政的文章,不过面见皇帝,却还是第一次,所以今天他坐在末席,也是毕恭毕敬。

  此刻翁同龢也凑在小皇帝面前低声说着什么,眼光瞟过康有为,光绪皇帝也是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然后翁同龢坐好转身朝着康有为说道:“广厦,前些日子你上的强国之策,皇上也是十分满意,如今的时局,你可有什么看法?”

  康有为为人聪明,岂会不知道该说什么,这段时间他混迹在清流高层,很自然知道,皇帝亲政之事乃是清流们议论最多的头号大事,不过,由于醇亲王奕譞那边已经与太后作出了妥协,即便是亲政后,仍有一段时间,这个年轻的皇帝手中毫无权力……

  而且,最近清流一党却从当初与太后关系甚为密切,转而疏远,这其中没有第二个原因,就是为了这皇权的问题,应该是太后掌权?还是皇上掌权?这个问题上,这位帝师、吏部尚书翁同龢翁大人可谓是最有发言权了。

  而现在,即便已经是位高权重、身份荣耀的帝师,都面临着卷铺盖回家的严峻形势,自己该谈什么,岂不是一目了然!

  他立刻起身施礼,然后侃侃而谈道:“皇上,在下从广东一路游学而来,大清江山稳固,百姓安居,但其中却大有危机,而今,京师时局不稳,小民斗胆提出三条建议,一为立皇权、二为变成法、二为通下情……”

  这康南海的口才和肚子里的货色确实不少,而且能够融会贯通成为他的学说,这侃侃而谈起来,倒是口若悬河,他论道之时更是引经据典,即便是翁同龢这等国学泰斗,听他所言,也是频频点头。

  康有为这提法自然是因势而为,现在首要的就是替小皇帝要权,从年初开始就闹得沸沸扬扬的亲政之议,至今虽有了结果,但是,很显然,这不是翁同龢想要的结果,不过鉴于太后的滔天权势,既然答应归政,要等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