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65章 不同的新政之路_工业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情少不得盛宣怀的参与。虽然这位红顶买办并不中意从这个方案,他倒是更希望能从广州买入更便宜的机器。

  不过,出于对薛福成、盛宣怀的安抚之意,他还是同时下达了准许新任山东巡抚薛福成在山东择一地试行他们提议源自于南洋体系的官办企业,这也算是一种平衡之术吧。

  而与英国人之间的分歧,很快就被李中堂转交刚刚成立的外交部曾纪泽处处置,很显然,这可不仅仅是与列强英国之间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欧洲和美国这些列强在华利益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早,曾纪泽就出现在军政部。执勤的军官自然认识这位大员,秦铠早就有吩咐,这位大佬来了,尽管先引到里面。而与他同来的,执勤的军官不认识,好在正好亲兵队长洪海路过,他是认识的,这位是李中堂的重要幕僚之一、新任山东巡抚薛福成。

  曾纪泽这段时间可谓是万分用心,他父亲曾国藩一手拯救了这个岌岌可危的旧王朝。却落的个一生战战兢兢、处心积虑对付朝堂亲贵的猜忌,成为大清头号权臣之后却不得不采取告病归隐、民则保身的做法,现在在自己手上,终于获得了重新让国家恢复他父亲所希望的中兴强国的机会。

  所以在新政府成立后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他就抛出了这份反映这时代士大夫呐喊声的《中国先睡后醒论》,而这件事情中,他也再次为秦铠所展现出来的惊人能力所震动,对于这位秦烈风,他一直来都认为他是个能臣干将,没想到这位竟然对于发动民众、掌握民心有着如此的见识和能耐。

  短短数日之内,他曾纪泽的声望可谓是如日中天,而他执掌的外交部也第一次让世人所知晓和认可,对于他来掌管这新政府对外的重要部门,无疑是南洋、北洋,乃至于淮军、清流多方博弈的结果,而这一次,他的表现,再一次证明了这个选择的正确性。

  不少曾门故人都纷纷来信支持他的所作所为,更是在各家报纸上撰稿声援,在京“曾门四弟子”之一的薛福成也是亲自登门向与他秉烛夜谈,展望这新政府的未来发展。

  两人对于强兵、富国之说都是感同身受,薛福成当时就托他向秦铠传话,希望在他所关系的山东之地开新政之时加以援手,他现在也是一省的民政长官,自然知道这开新政的困难,这目前最大的难处自然是银子的问题。

  事实上还有其他更复杂的问题,薛福成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这山东之地可是中原地带,关系盘根错节,这其中的利益牵扯实在太复杂。

  曾纪泽和薛福成都是官场老手,岂会想象不到在这种局面下推行新政的阻力,地方上的阻力若是来自于外部的势力,比如满清遗老遗少,那倒是不难处理,现在的小皇帝也是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