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8章 马尾三大将_工业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向北是一条通往谅山的山路,所以一路走来倒也还算有不阔的道路,这边靠着河边是一个叫石山坳的村子,看到这一大批的车辆和军队来了,都忙不迭的关门避客。

  周瑞东对此见怪不怪,这一路上这情形多了去,这些村落多数是些稀奇古怪的民族,而且一般在这村落附近应该还有其他几个同民族的村落,在村外四处观察了一阵之后,他看中了西边离河岸一里多地的一块高地。

  这里离河道距离适中。而且地势也高,不用担心发大水,而且周围有几个不错的制高点,方便对整块区域的控制。他立马拍板,这里就将是马尾船政在广宁府的最终据点。

  随行大车上的东西很快就卸了下来,都是各种建筑工具,而一路上招募的民夫立刻投入到新基地的建设之中。

  第二天石山坳里村民一早就发现村子口来了好些个华人,身边还有昨天看到的那些拿着黑色鸟铳的官兵负责维持秩序,此时村口已经排了七八个村民了。站在不远处观察的周瑞东这会儿才打听清楚,这是一个越南傣族村庄,向导在一旁解释着,这越南傣族和大清国云南的傣族是近亲,多数是迁徙而来的。

  “岩(读ai音)德大叔,村子口那些华人在干什么呢?”一个年轻人大声问着刚刚走回来的一个老汉,老汉其实不姓岩,傣族是一个有名无姓的民族。岩(艾)是对一般男子的称呼,若是称呼女子,那就在前面加上玉(依),这老头若是汉人,也就最多称呼他德叔而已。

  “岩康,那个大官说是大清过来的,到我们这里造大屋子,现在在村口发粮食呢,一户人家领一小袋,另外还送一把农具,你赶快去领吧,我回家去叫家里的娃子都来领!”老汉乐呵呵的解释了一下,匆匆奔村里而去。

  免费送粮食,还送农具,这等好事那能错过啊,一会儿工夫,村子口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男女老少可都出来了,脸上看待这些士兵的表情也和善多了,对于见面就送东西的人,谁都不会见外的,这也是人之常情嘛。

  领了粮食,一旁还有几个互济会的华人拿着纸笔,向那些村里人介绍参加“中华民族互济会”的章程,这显然是周瑞东扩大版的互济会,入会自然还附带有种种好处,比如家里的年轻人可以到以后造好的厂子里赚银子,肯吃苦脑袋不笨的话,一个月有一两银子的收入。还有就是,家中的娃子可以到互济会办的学堂里读书,是完全免费的……

  其实大多数村里的年轻人直接在一两银子的报酬面前就给打倒了,至于这后面娃子读书,完全忘记听了,要知道,在这穷山沟旁,一年就靠着土地上出产的粮食,勤劳些的农户吃饭还是有保障的,不过除此之外,就连吃的盐都需要用粮食去交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