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八章 义和团揭竿而起_重生之北洋巨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清朝的军事反击行动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目光,这些国家或如日本一样冷眼旁边,寻找时机;或如法国一样搬板凳,看好戏;或如俄国一样虎视眈眈,若清国战败,则扑上来再咬一口;或如英国一样蛇鼠两端,一方面德国的大陆政策在挑衅它的殖民霸权,它希望德国能碰到一个硬钉子,一方面又不希望中国能打赢西方国家。

  叶之魁这个毕业于德军军事学院的抗日名将再一次进入了世界各国政府的眼中,大多西方国家报纸以“学生和老师间的较量”为标题讽刺叶之魁自不量力。

  而小日本的报纸则耐人寻味,看表面上的意思,日本民众还希望叶之魁能打败德军,究其原因,就是叶之魁打败了他们,如果叶之魁再打败德国,则说明不是他们太弱,而是叶之魁太强,虽然才会有此等奇怪复杂的心思

  德国的出兵占领青岛的军事行动也引起了山东民众的强烈抵抗,民众纷纷自发组织各种团体支持叶之魁的抗德活动,有钱出钱,没钱出力。

  叶之魁要求坚决抗德,决不抛弃山东民众的奏折,并且随身携带棺材入鲁抵抗作战的举动传回山东,立即引起了轰动,在这些老百姓的心目中,叶之魁就是山东人民的救星。叶之魁在山东民众之间的威望一举超过聂士成,独领风骚。

  而叶之魁离开直隶之后,袁世凯也深深松了一口气,前段时间被他被叶之魁死死压制住,活得很憋屈,现如今他终于能安下心来操练新军了。

  此时袁世凯和叶之魁操练新军最大的区别是,叶之魁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使武毅军慢慢只知道有叶之魁,而不知道有朝廷;而袁世凯此时当然不会想那么远,他只是想靠着练新军一步一步往上爬而已。

  理想目标的不同使两只军队有截然不同的面貌,袁世凯只得形而不得神,叶之魁挥舞着他的思想教育,使军心慢慢凝聚,在帝后两党都忙着争权夺利之时,不但一把控制住新军,还开始在直隶各淮练诸军中安插亲信,即便是袁世凯的新军之中,也不知有多少军士已经早已身在曹营心在汉了。

  十三鹰的一张大网慢慢从京师向全国各地蔓延开来,这个世上穷困潦倒,身无分文的人多的是;这个世上不鸟清政府,立志反清的仁人志士也多得是,十三鹰不愁招不到人,只愁人太多一时忙不过来。

  各地十三鹰分部当然不会明摆着打着反清的旗号,而是以各种商会、老乡会的名义组织起来,并且开办一些实业,当然只有极少数核心人员才知道幕后主使是那个名满清政府的国之福将叶之魁。

  叶之魁现在要钱有钱,要权有权,鉴于形势紧张,现在他需要的是名了,因此入山东作战,一方面是真心抵抗外敌,另一方面也求名声,然后用大清的银子,造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