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1.天下英才尽入朕彀中(第3更求订阅)_我有一座无敌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如果不听你劝呢?”

  任一超深吸一口气:“……晚辈,愿为大军前驱。”

  乌云先生微微点头:“记住你今天的话。”

  “谢先生隆恩。”任一超总算松了口气。

  他身边其他凌霄派宿老,一颗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

  从天枢殿里出来,一路上沉默的任一超忽然开口:“如果真有那一天,我方才说的话,是当真的。”

  他身旁一个老者勃然色变,但另一个凌霄派宿老将之拦住:“一超如果不照办,我么其他入城的人,定然遭到长安清洗。”

  “那就能同门相残吗?”对方抗声道:“宁师兄他们是得罪长安,可不是对不起我们!”

  阻拦他的凌霄派长老微微沉默,然后长叹一声:“总要为本门留下一脉传承吧?否则那什么脸面去见历代祖师?”

  “现在就很有脸吗?”那脾气暴躁的老者恨恨说道。

  他看了一眼任一超,想要说什么,但最后也化为一声复杂的长叹。

  任一超不再做声,默默离开长安,再赴大雪山。

  凌霄派的问题,对长安来说,只是一场小插曲。

  对大明宫中的张城主而言,如过眼云烟。

  他现在的兴趣,主要放在即将召开的选材大典上。

  徐行之等人已经先安排基础考核。

  以州府郡乃至东南西北大区为单位的层层考核后,总结出的人才,汇聚长安,进行最终的统考。

  张东云出了大明宫,望着下方长安城内外的人流,颇想要像前世蓝星上看过的典故一样,笑称“天下英才,已尽入朕彀中”。

  说起来,这世上也有科举。

  不过东唐王朝等地方,一般习惯上做双榜,又或者将两次大会试分开进行。

  所谓双榜,倒不是针对地域差别的南北榜,而是凡修二榜。

  儒家修行者,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样的考卷,凡人根本考不过他们。

  这不存在凡人天赋异禀的问题。

  因为凡是在文华方面天赋异禀着,其实就意味着他走儒家修行道路能有所成就。

  除非是那种有才华,但一直没接触过儒家修练的漏网之鱼。

  但这样的鱼,只要给他接触儒家修行,他肯定也马上开窍,走上修行路。

  有鉴于儒家修行的特殊性,更有可能一步登天。

  事实上这么多年下来,层层考试,筛选人才,儒家修行天才想要被埋没,难度还是很高的。

  偶有一两个,则是因为或这或那原因,从来没接触过书本,所以才华不显。

  但这样的人,显然也很难来考科举。

  而单纯的寒门学子,有没有才,几页书一翻就知,不至于被埋没。

  不过,天下学子千千万,能踏上修行路者,毕竟还是少数。

  这个世界的地域又极为广阔,人口众多。

  想要建立完善的官僚管理体系,单凭修行者是不够的。

  至少,很多修行者不那么乐于放下身段,又或者像张城主一样好逸恶劳。

  能有大量普通人供自己使唤,自己省心省力,何乐而不为呢?

  是以除了儒家修行者外,各朝各代还要有专供普通学子参加的会试,或者单列的榜单。

  长安城这次选材大典,也是一样分成两榜录取。

  不过,考核主要针对政略实干,而非文华才气。

  儒家修行者在治国理政上,确实有巨大的客观优势。

  但并非人人才能都一样。

  受前世影响,张城主相较纸面,还是更注重实干。

  尤其是要能低到田间地头去,肯放下身段的实干人才。

  总体来说,徐行之、万荔他们干得不错。

  两人并没有自身是大儒,而夹带私货。

  他们都稳稳贯彻张东云,或者说是乌云先生的理念意志,为长安选材。

  选拔的人才,倒还不至于立即上岗就业。

  他们还需要经过天枢殿一番统一培训,以保证张东云的意志,可以继续向下贯彻到每一个角落。

  这正是张城主乐于看到的结果。

  他更高兴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

  【城主成功为城池初步建立人才挖掘培养机制,便于择优纳新,便于城池进一步发展,成功完成建设任务,获得升级历练奖励两千点】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