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九三章 韬光养晦_明朝富家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问题嘉靖迟早会问,答案他也早就想好了,他装出后悔的样子,略带羞愧道:“皇上,这次微臣着实太鲁莽了,看着老百姓衣不遮体,食不果腹,活的跟乞丐一样,微臣这心里急啊,这人一急就容易犯错误,当时微臣什么都没想,便将那些贪官的脏银拿去鼓励开荒去了,微臣糊涂,还请皇上责罚。”

  这话说的,责罚他好像就是不顾黎民百姓的死活了,嘉靖能下的去手吗?

  嘉靖原本也没打算把杨聪怎么样,不过,他也没想好要怎么安排杨聪,他想了想,干脆问道:“清风,今后你有什么打算啊?”

  这话的意思就是说,朕都不知道怎么安排你了,你自己有什么打算,说出来听听吧。

  这点,杨聪也早就想好了,他假装有些心灰意冷道:“微臣自知罪不可恕,原本是没脸在这官场上待下去了,但是,微臣当初答应皇上的《格物致知之理》还未编撰好呢,就这么归隐山林,着实有点愧对皇上。所以,微臣想皇上随便安排个什么闲职,能让微臣带着人将《格物致知之理》编撰完便成。”

  著书立说!

  嘉靖一听这话,顿时来了精神,这可是流荒百世的功绩啊。

  一个朝代能为后世所提及的有什么,皇帝有多能干,大臣有多能干,又或者皇帝又多窝囊,大臣有多奸妄,这些只有无聊的人才会偶尔跟人说一说,只有传世巨著才会被人时常挂在嘴上。

  比如说《孙子兵法》,要没这本书,谁知道齐国什么玩意儿,大家也没兴趣知道齐国是什么玩意儿,正是因为《孙子兵法》这本书,大家才对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有那么深刻的印象。

  又比如说《永乐大典》,要没这本巨著,又有多少人会去关注永乐大帝的丰功伟绩呢。

  这种事情,任何朝代的皇帝都不会等闲视之,嘉靖当然也不例外。

  他想了想,随即郑重道:“要不你先挂个礼部尚书之职兼任翰林院大学士吧,礼部的事你不用官,翰林院的事你也不用管,你只管专心编书便成。”

  这待遇已经相当不错了,礼部尚书可是文官中的翘楚,基本上只要进阶吏部尚书那就是半只脚踏进内阁了,翰林院大学士更是读书人的最高荣耀,没有比这头衔更能证明读书人的水平了。

  当然,这两个职位上都是有人的,杨聪只是挂了个头衔而已,并没有什么实权。

  这会儿杨聪也不想要实权,他就是想麻痹严嵩和夏言,让他们自己斗起来呢。

  他连忙拱手道:“多谢皇上恩典。”

  就这样,杨聪又回到了翰林院,不过,这次他不再是个待翰林院里熬资历,等待升官的状元郎,而是专门跑来著书立说的大学士。

  他貌似对编撰《格物致知之理》相当的感兴趣,进到翰林院,他什么事都没管,只管召集唐顺之、罗洪先、赵时春等人编书,一头扎进去之后,便没了任何声息,甚至早朝的时候他都很少出现了。

  他的借口是因为编书废寝忘食,不想去参加早朝耽误时间。

  嘉靖对此当然无话可说,因为他也想杨聪赶紧把《格物致知之理编撰》出来啊。

  废寝忘食,好啊!

  你参不参加早朝都没什么关系,反正早朝也没你什么事,你来不来都是一样的,你只管赶紧给朕编书便成。

  杨聪貌似就此韬光养晦,退出了权力的争夺,专心著书,严嵩和夏言真的会如同他想象的一般斗起来吗?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