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43章 不识好歹_文道祖师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殷明此来黄国,就是来成全甘乐的。

  甘乐心中誓愿已然明了,在黄国立佛教,然后让甘乐来领导佛教。

  虽然甘乐而今不一定能够立地成佛,可是殷明相信甘乐的悟性,以及他心中与佛教道义极其相符的大道。

  只要假以时日,甘乐必定成佛。

  所以在来之前,殷明便已然着手准备著佛经。

  他还特地进入虚无之境参悟记忆中的佛法。

  当听到甘乐为了黄国百姓,甘愿放弃传道,阻止争端蔓延。

  殷明便知道,时机到了。

  《般若经》的内涵以空性为主,透过对空性的了解能断除烦恼障而得小乘涅槃。

  也能透过对空性的认知,再加上富德誓愿的圆满,彻底断除所知障而获得大乘涅槃。

  《般若经》乃《大般若经》的心碎,全部般若的精义皆设於此经,所以故名《心经。》

  此经言简而义丰,词寡而旨深,对于初入佛道中人,可谓有着引道之效。

  这也正是殷明选择此经的原因。

  毕竟对于甘乐而言,他乃儒学出身,心中道义虽与佛教道义很是相符。

  但他毕竟不曾真正知晓何谓佛教,对佛教真义也不曾了然于心。

  要想真正踏入佛教,这部经书可谓是他的引领之人。

  此刻甘乐望着虚空之中那璀璨夺目的经文,眼前顿时浮现一幅幅佛陀高居于上位传道普渡的画面。

  那些经文便如同一缕缕微风,径直灌入他的五脏六腑之中,令其心神大震。

  只见得他痴痴的望着经文,一时间竟不知所措。

  这时,殷明的声音再度响起,“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

  这是甘乐第三次听到这一句经文。

  第一次乃是由杨子铭告诉他的,当时的他对这句经文所有感悟。

  第二次则是他自己在面对两个小圣统领夹攻之时,以此经文幻化出文气屏障,挡住了两人的进攻。

  而这第三次,当殷明再度开口道出这一句经文。

  甘乐只觉脑海之中一片空明,缓缓闭上了眼睛,只觉外界一切事物都在此刻消失,他的心中只有这十六字经文在盘旋。

  刚才他看到了佛陀传道的画面,可是他却不知那是佛陀。

  所以他只是感受到了一种传道的气机。

  那种无上大道度化世人的气机,此刻好似融入到了他的骨髓之中,在其血液中流淌。

  他一遍又一遍的感受着这股气机,心神越发的清明。

  殷明望着甘乐身上一遍遍闪过的白色光彩,甚为欣慰的点了点头。

  而此刻晁皇也陷入一种悟道的状态之中。

  他只觉这经文的精义好像凝聚成了实质的什么东西,进入了他的体内。

  他越想弄清楚这精义究竟是什么,体内的气息就越发的纯熟,以至于他只想沉浸在这种不断的思索与探索之中,不愿醒来。

  老者万没想到殷明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是釜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