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3章 捡来的总经理_工业之动力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厂,三厂,结果早早成名的无线电一厂在技术力量被分薄,和接待无比繁多的考察蝗虫注2中渐渐没落,在厂收音机产品线,还是那种七、八块砖头大小的老式收音机。

  从最基础的技术员干起,无线电一厂援建二厂、三厂时,鲁恒升作为一厂的技术主力全程参与了整个过程,结果学无线电的鲁恒升阴错阳差的变成了跨界人才,从技术科调到了生产基建科,一干就是十来年。

  由于梁远最近这大半年动作连连,导致短时间内盛京香格里拉的负责人就换了三任,从祁连山到梁远的小婶张怡最后到刘文岳,祁连山和盛京市政府把并购严重亏损资不抵债的市无线电一厂问题谈了个框架,就被梁远连人带家属一起弄到了香港,摇身变成香港东太平洋公司的总裁。

  接手的张怡刚刚和盛京市政府补完了合作的细节,就直接去了美国协助梁海平,整个并购的运作还是在刘文岳手里完成的。

  盛京市政府派出来的谈判小组,看着对方走马灯似的换着谈判代表难免心有不满,不过当操着满口闽南腔的刘文岳登场之后,所有的不满都烟消云散,八十年代在统战部门的大力宣传下,港、澳、台胞在国内的地位可不是一般的高。

  当时某些对国内民营企业还是禁区的行业,对于归国侨胞来说完全是开放的,刘文岳运用身份上的优势,只花费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把盛京无线电一厂纳入了香港香格里拉中国展有限公司的旗下。

  梁远折腾了接近两年的时间,终于摆脱了纯粹二道贩子的名头,在实体生产上落下了第一块基石。

  盛京无线电一厂更名为香格里拉电器之后,梁远直接把出口的空气净化器和无叶电风扇组装工作6续转到厂子里。

  在八十年代大部分的国有企业亏损基本都是生产型号老旧,卖不出去导致厂子没活干,可不代表着企业员工不行,无数严重亏损的厂子换条生产线或是合资后,转眼焕勃勃生机的例子简直太多了。

  以无线电一厂的技术底子,拿着成品的电子器件做着产品总装工作根本就是半点难度都没有的事情,在梁远的授意下,当刘文岳一边挥舞着钞票,一边把几个穿着喇叭裤,留着大背头的非主流刺头直接送进劳教所之后,厂子的风气立竿见影的上了正轨。

  等到岳已经完成了整个无线一厂的整合工作,在调到民主德国负责维护那条纺织品走私通道之前,梁远让刘文岳推荐几个继任者,在刘文岳推荐上来的三个人中。梁远第一眼就看到了鲁恒升的简历。

  对于前世一直游荡在建筑行业里的梁远来说,鲁恒升的形象和名字简直无比的熟悉,日后能做到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的位置上,负责施耐德电气在整个中华区的全部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