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六七 雨过不知龙去处(五)_金鳞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满清入关之后,死命追着李自成打,山陕一代反复被兵,十室九空。长痛不如短痛,跟着皇太子去山东生息教训不好么?

  当然,没人相信这一点。或许他们在临死前会闪过:早知今ri,当初不如跟着太子走……但一切都已经晚了。

  吴甡已经习惯了皇太子殿下以格外老成的姿态出现,突然发现太子竟然会因为这种事置气,简直有些惊骇。他劝道:“殿下,当年魏武也有被骂出冷汗的时候,两军对垒,什么话不是人说的?切莫往心里去。”

  “他身份不同!”朱慈烺有些烦躁。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如果天下人知道连老朱家自己人都反对朱明,谁还会为皇室卖命?别的藩王、郡王看到秦王这个榜样,会不会和那些大户一样掏出家产来犒劳“义师”?秦王的檄文不在乎他写了什么,而在乎这个行为在公共关系上给朱室带来的被动。

  “吴先生,可有良策化解?”朱慈烺问道。

  吴甡想了想,道:“殿下,别无良策。而且恐怕会更糟。”

  “哦?”

  “那千余学子。”吴甡道。

  当ri观摩皇太子拜祭先儒张子的学子汇聚在文庙,亲眼见了天家威仪,耳听国本宣读祭文,激动莫名。谁知拜祭之后,皇太子表示要在城外侍卫营中设晚宴,邀请所有诸生前往。一时间衣冠载道,方巾如云,都往侍卫营去了。

  谁知道晚宴固然是有,但只有肉汤泡馍。吃完了也不放人走,统统被看押着随军出发。有人要闹就是一顿鞭子,至始至终没有人出来解释一句。吴甡当时看得胆战心惊,生怕出来几个刚烈的,宁死不走。一旦杀了人,那性质就真成了劫持,太子的名声也就彻底败掉了。

  当然,像哀声载道的洛阳一样,为皇太子背黑锅的人万万不会少,只是有多少士子能信就是个问题了。

  “我倒不怕。”朱慈烺道:“那些人巴巴赶到侍卫营吃我的晚饭,无非两种。”

  吴甡耳朵一竖,他越发觉得听太子分析人心是件有意思的事。每到这时候,明明年纪不大的太子,就变成了阅历丰富的老吏,虽然直白,却能切中人心要害。

  “一种是穷得揭不开锅的,所谓穷措大者。”朱慈烺笑道:“这些人能有个体面活吃饱饭就心满意足了。这几ri先养着,等到了山西把他们挑出来任差,家里老婆孩子什么都能抛下。”

  吴甡虽然觉得太子说得太不顾斯文,但也的确如此。许多进士都是赴京赶考之后就再没回过家乡,家里父母妻儿知道他在外地当官也是觉得理所当然,全然没有人伦之情。不过这当然不能说人家是贪恋官位,只能说是忠孝不能两全,先忠君,后事亲。

  “另一种便是功利心强,想走捷径的。”朱慈烺道:“否则他们来干嘛?我这里又不卖制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