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二四三 粉身碎骨浑不怕(十一)_金鳞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挑地的作物,完全可以在北朝鲜买地,以朝鲜人的名义进行耕种。

  朝廷也不指望他们能够缓解粮食压力,只要自己能够活下去就好。

  “徐光启在天津时就在研究育种了,到现在都多少年了?”朱慈烺说高产作物,不免又特别关照道:“你别把精力光集中在买粮上,育种的事也得抓紧。人手不够就多招老农。”张诗奇连连称是,对育种的事也颇为头大。

  他总觉得徐光启在书里大吹法螺,怎么可能有番薯一窝长七八根,根根都比婴儿手臂还粗还长?

  偏偏皇太子中了徐光启的毒,对此深信不疑,硬说这些作物只要育种育得好就能高产。

  可这事又不是三两天就能看出来的,还不得一年年来么?朱慈烺也很无奈。

  粮食缺口是根据所有登记人口曰均最低消耗所计算出来的,也就是说只要有缺口存在,就肯定有人会被饿死。

  事实上,就算填平了缺口,考虑到资源分配不可能达到完全均衡,仍旧会有人饿死,只是不会出现大范围的饥荒罢了。

  而且这回鲁西百姓东迁,以及京畿、河北、河南大量流民涌入,势必会加重粮食消耗量。

  如果在秋收前要进行大规模的作战,粮食压力会更大。朱慈烺宣布完散会之后,不等众人起身作礼,已经从后门出去了。

  在对面的厢房里,已经坐满了一屋子的将校。这些人多是各部参谋,并没有军事主官在内。

  当前如此紧张的时期,朱慈烺也不敢轻易调派军事主官回来。尤世威最终被授予中将军衔,担任总参谋长,讲武堂祭酒反倒成了不足为道的兼职。

  这次的军事会议其实是他发起的参谋部会议,其中有一个议题是东南剿匪对缓解粮食压力的影响。

  朱慈烺见参谋部也在考虑

  “粮食压力”这一问题,理所当然要来旁听。

  “以后不等旁听席。”朱慈烺进来,见众人在交头接耳开小会,并没有开始正式会议,连忙关照了一声:“开始吧。”尤世威从上座起身,带领军官们想朱慈烺行礼,然后才走到地图前,手持竹鞭在掌心中敲了敲,严厉道:“近来夏收,一直到秋粟收获之前都是农忙时节,各村寨乡勇训练进展缓慢。各军训练参谋都必须尽最大努力,确保曰常队列训练的达成。”尤世威虽然对于

  “参谋”十分不屑,认为真正的将军是不需要这么多人辅助的。等他自己成为了参谋头子,很快就意识到这个职位的重要姓,干得十分投入,再不说废除的话了。

  乡勇虽然历代都有,但到了东宫这里却不是真正的战力,而是各部战损的补充。

  这些兼顾生产和战备的乡勇,由各部抽调的老兵担任驻村教官进行训练。

  如果出现新募兵无法完成补充的较大战损,就会用这些乡勇补充部队。

  原则上是

  “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