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三五四 不知有月空中行(三)_金鳞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油,能量倒是足够,但是燃烧速度过快,消耗极大。”朱慈烺朝后靠了靠,对于点科技树几乎失去了信心。

  自己当年将这里命名为皇家技工学院而非皇家科学院。就是为了利用这些人的才智,优先提升技术能力。

  为什么他们踏上了一条科学研究的道路?不是说中国人都没有

  “科学”概念么!是因为泰西思维的影响么?恐怕也不是。许多人攻讦华夏没有

  “科学”概念,其论据便是华夏古人重现象而轻本质。然而这些人却忽略了一个问题:因为自然环境和技术手段的缘故,早熟的文明很少能够从现象中观察出本质,甚至观察出来的

  “本质”并非真实的

  “本质”。这在西方也是一样,所以需要有牛顿来打破亚里士多德的古希腊力学。

  如果有了足够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启迪,以华夏文明在哲学上的执拗,对万物本源的探究。

  总结规律的能力,孕育出现代科学思想简直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在原历史时空中。

  明末的智者们在泰西实验法的启迪下,已经踏上了总结公式,实验证明的路线,只是因为满清的统治不得不中止这一进程。

  如果熊明遇的《格致草》能够继续流行二十年,绝不至于有人会说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类的蠢话。在明代的士大夫看来。中西学说根本就是

  “心同理同”,只是因为语言上有差异。而对于明朝科学落后于泰西,他们也是很坦然地承认,认为这是

  “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学回来就行了,完全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更不存在

  “祖宗成法”的阻碍。宋应星似乎没有在意朱慈烺的失落,笑道:“殿下,近来臣在考虑如何节用猛火油的时候,倒是受了杂戏的启发。”

  “哦?”朱慈烺强挤出一丝笑意:“说来听听。”

  “杂戏中喷火戏,就是有口含烈酒,吹向火把而成火龙形状的。臣就在想,若是用强风吹气,使猛火油化成雾状,则能充分燃烧,充分用其效能。”——你怎么不弄个内燃机出来?

  朱慈烺盯着宋应星良久,方才道:“咱们先解决一下眼下的问题,先试着将煤与猛火油并用吧。现在我们手中煤还够用,倒是猛火油有些紧张。”虽然胜利油田也在东宫控制之下,但明知道地下有这样的宝贝也找不到,就算找到了也没有开采条件,所以只能等待着收复陕西之后集中开采延长油田了。

  见宋应星还要反驳,朱慈烺忍不住打断道:“凡事不可能一步到位。有了热气球之后,我们可以少建多少火路墩?不说节约下来的银两,光是人力的节省就十分可观。热气球浮空时间短,那就多造几个轮番上空,即便这样算下来也还是值当的。”宋应星终于将话憋了回去,道:“殿下,若只是如此,现在便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