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九二 春来雨露宽如海(三)_金鳞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献什么俘!平定内乱献什么俘!”朱慈烺有意识地加重了口吻。趣/读/屋/

  吴甡面带微笑,早就知道皇帝不会给他轻松愉快的任务。

  今天是吴甡在内阁当值,就在准备休息的时候,突然被崇祯帝招对。崇祯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借着俘虏了两个东虏亲王、一个贝勒,再凑百八十个鞑虏,搞一次午门献俘。吴甡作为内阁次辅,礼部尚书,承接这类活动是职责所在。不过现在鸿胪寺基本完成了对典制礼仪的接手,所以吴甡也只是传布命令罢了。

  关键在于,皇太子是反对午门献俘的。

  “殿下,”吴甡悠悠道,“崇祯九年的时候,孙传庭擒获高迎祥,也是午门献俘的。”

  朱慈烺不由一噎,当年他就表示反对,可惜被父皇一句“年幼无知”就堵得死死的了。他放缓了口吻,道:“吴先生,献俘乃是军之大礼,为的是彰显武功。原本俘获逆贼就当以国法治之,一旦献俘,岂非国政不修的铁证?若要献俘,当有神庙那般战胜于域外的军功,我才赞同。”

  吴甡以为这是朱慈烺的真心实意,劝道:“殿下,战胜敌国于域外固然是彪炳史册的大武功,然《左传》有云: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此为武功。故而臣知道俘得东虏,也是足以献俘午门的武功。”

  “东虏尚未殄灭,辽东尚未恢复,谈不上禁暴、戢兵;我军仍处于劣势,战力不足,谈不上保大、定功;百姓仍被掳往辽东,血亲远隔,尚未救回,因此也谈不上安民、和众;至于丰财,打到现在大明元气几乎耗尽。更是无稽之谈。”

  吴甡发现皇太子对于经义了解不深,但是在辩论上却意外地能够引经据典,明明似是而非却又好像头头是道,让人一时难以辩驳。

  “殿下对献俘如此排斥,是因为……”吴甡终于抛开官场习惯,直截了当问出了核心问题。

  “献俘之后,对东虏之战是否就算完结了?”朱慈烺也直言道:“献俘于礼无据。这是其一。再者,献俘之后,朝中是否会有人说战事已毕,要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是否会有人认为天下太平,又可以笙歌艳舞,通宵达旦?我以为。政事诚如军事,一旦泄了那股劲,一如既往地懒散懈怠,那就回天乏力了。”

  吴甡闻言也不由陷入了沉思。趣/读/屋/他跟随东宫一路走来,先是只有侍卫营,后来侍从室渐渐出头,两者都表现出了不同于往日风气的朝气。侍卫营有铁打的军功。可能更显眼一些,但真正让治下安定的还是侍从室。

  无论侍从室里是否包纳酷吏,事实证明他们在能、勤、绩三个方面还是很值得称道的。

  “现在侍从室出身的官员中已经有了一些端倪。在京的,不愿加班加点,怨言渐多;在外的,迷恋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