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五一一章 宣威布德民大悦(十二)_金鳞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是臣在任丘为裁判时的情形,待臣升任河间府推事之后,发现任丘之事并非孤证。非但整个河间,就是附近府县。也多有此种情形。为此布政使司衙门还发过公函,请我法司在裁判决狱时酌情体谅州府民政之艰,并以大局为重。”

  朱慈烺点了点头。

  “这种有田地变卖的,宗族之人视作败家。至于原本就无产的人,要想远行经商、承担货运、哪怕参军入伍,都遭族人反对。看似是父母告子弟不孝,其实多半都是族亲在后面推动。”

  “原因就是族里需要青壮种地?”朱慈烺道:“若是推广河南的‘代耕’之具,改进农具提高效率,这些人能否就放出来做工?”

  “恐怕也不能。”这问题超出了冯元辉的准备,好在他颇有临机应变之能。脑子转得飞快:“宗族长者不愿子弟离开乡土,还有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心思。”

  “哦?”

  冯元辉见果然勾起了皇太子的好奇,心中大喜,缓缓道:“臣曾以私情与某些族老几经盘桓,才知他们心中所思所想。敢辱尊听。”

  朱慈烺点了点头:这人还知道做社会调查,工作方法上倒是不错,可以立个典型推广一下。

  “其一,宗人在外走方,或有被鸡鸣狗盗之徒勾引,做出有辱门风之事。一旦官府前来拿人查问,全族蒙羞。故而乡亲们要脸面,不愿让子弟出去。”冯元辉道。

  面子……却是是自己思虑不周。朱慈烺心中暗道。

  “其二,宗人在外赚了银子,置办奢靡之物,带回家中则全家光鲜,却引得乡人攀比奢华,坏了淳朴之风。”

  这却是恨人有笑人无的劣习了。

  “其三,或有宗亲在外受人凌辱,回来诉告族中。若是视而不见,则亲亲之义荡然无存,人心涣散;若是兴起私斗,一则犯了官家法度,再者又是徒生事端。与己无关的宗人又难免会生出:若是安稳种地不就没事了?诸如此般心思。”

  “其四,外出务工有种种厚利,谁还肯安心种地?这事关切生计之本,不能不察。”

  “其五,有些村落青壮人丁几乎结伴而出,以至于田地荒芜,祭田颓废,祖宗不得祭祀,为外人笑。族中老者自然痛心疾首,多加阻拦。”

  祭祀用的谷物、牺牲都得本族人亲自耕耘饲养,否则就失去了诚意,违背了祖宗躬耕自养的教诲。不仅民间,就是历代皇室也都有这样一块田地,一者让子弟知道耕稼之苦,二者也要用来祭祀祖宗——只是皇帝日理万机,每年耕三锄就够了,剩下的活都交给了宦官。

  “有数据么?”朱慈烺问道。

  “数据?”冯元辉一愣。

  朱慈烺大致讲解了一下数据的概念,让他回去点算这种的案件占了全县案件中的比例。

  “照你看,朝廷该如何应对?”朱慈烺问道。

  冯元辉早就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