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四六章 宫禁为谁开(中)_一品江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哦……”陈恪一愣。才想起来,还有个宴会要赴,便对小妹道:“别忘了帮我写札子,尽快递上去。”说完便随阿彩到内室更衣。

  两人自幼一起长大,陈恪的遣词和笔迹,小妹都能以假乱真。因此陈恪想偷懒的时候,就让她代写奏章。

  小妹望着他的背影,眉头微微蹙起,旋即轻轻摇了摇头。

  这么大的国家,纵使放假也不可能全都歇菜,值班官员还是有的。许是过年期间,奏章少之又少,因此仅隔了一天,就有上谕下来。

  赵祯的御笔亲批是:‘既然是酬谢,便只管收下,记得写封信谢谢辽后,再拿点钱感谢下辽使,不能让人家说,我大宋的状元不懂规矩。’

  陈恪不明所以,以为皇帝是在考验自己,因此又上一本坚辞。

  赵祯很快又有朱批道:‘大国之体,不可自为削弱,收下,当使之勿测。’

  陈恪这才明白了赵祯的意思。

  次日辽使回国,赵祯除了正常的回礼之外,又多给了一些赏赐,价值正好等于萧后给他的那份。陈恪这才知道,国与国之间的事务,怎样处理才得体。

  万幸这场小小的风波,总算是波澜不惊的过去,没有人追究,那些礼物背后的意蕴。

  这让陈恪终于放下一直悬着的心,一家人开开心心的欢度上元。

  虽然临近春节的尾声,但上元节才是真正的高潮。这实在是一场由朝廷出资,普天同庆的狂欢节。

  其历史之悠久,还要追溯到建隆年间,当时太祖皇帝登上宣德门城楼,只见汴京城中灯火辉煌、箫鼓间作。他问身旁的大臣李昉道:“此间人物比之五代如何?”

  李昉回道:“民物繁盛,更甚五代数倍。”

  这答案让赵匡胤暗爽不已,萌发了借上元张灯,欢庆一番的念头。遂在乾德五年正月甲辰,以年丰米贱无边事为由,特诏开封府在上元节时,更放十八、十九两夜,宜纵士民行乐,自此五天的上元狂欢,便成为惯例。

  每到此时,大宋朝的百姓便进发了像火山喷薄一样的热情,香雾、彩山、美男、丽娘、家家的灯品、处处的锦帐、鲜艳的花市、夺目的金莲、如流水的车、游龙的马、构成了这场持续五夜的狂欢。其热闹繁盛的景象,是任何一个朝代的欢乐庆典,都难以与之比肩的。

  从正月十五到十九这五日,从昏时到天明,人们都要上街赏灯游乐的。那千姿百态的花灯,好像天上的星星翻转到地下,闪闪烁烁,遍处生辉,令人如置身银河之中。

  这些造型别致、各具特色的花灯中,最夺目的自然是商铺、官府所制的大灯,但数量更多的,是百姓们精心制作出灯景。正是每个人都为这灯海出了力,市民们才会生出更多的参与感,更加热爱这场狂欢。

  各种灯景汇聚一处,其最高成就为‘灯山’,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