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一七章超高声速可变翼隐身战斗机_黑科技研发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神舟”星际飞船背部的货舱舱门缓缓打开。

  里面一排排依次存放的卫星,开始按顺序投放。

  另外,在驾驶舱内,智能机器人正通过操作机械臂,将大型卫星以及模拟载荷依次投放。

  每次变轨,都会投放不同轨道的卫星。

  很快,30枚卫星全部投放完毕,在地面可以接受实时卫星传回的数据。

  这次发射的30枚卫星,大部分为气象卫星以及遥测卫星。

  由于是第一次满载发射,还属于实验性的发射内容,这次携带的卫星不能是价值极高的通讯、定位以及侦查卫星。

  其实,按照赵玄看来,每次测试就可以说明sa的谨慎,好在“神舟”星际飞船技术非常成熟,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从控制中心大楼离开的时候,外面夜幕已经尽量。

  而赵玄他们真正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杨威作为总工程师,本该在发射一线的,之所以会回到帝都,就是因为一场十分重要的会议。

  那就是决定“神舟”星际飞船载人发射任务执行时间的会议,并向sa进行汇报。

  当然,赵玄也在会场内,什么时候执行载人发射任务,以及航天员的选择,赵玄手里都有一票。

  “这次任务的完美执行,彻底验证了“神舟”星际飞船的性能优越性。

  接下来等3号机返回以后,如果发射条件允许,我们将开展高密度的发射任务。

  首先发射的就是其余11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以及气象遥测卫星、台风监测卫星等等。

  另外,载人发射方面,我们也需要尽快的提上日程,确定发射窗口时间。”

  看着sa方面负责人脸上的笑容,赵玄也就知道,技术验证环节结束以后,恨不得把能发射的卫星全部发射上去。

  一天之间建成一个完善的卫星导航系统,这在人类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当然,这里的完善的概念除了天上的卫星,还有地面的接收站,否则就会出现欧洲伽利略导航卫星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

  至于便宜到白菜价的卫星发射费用,也会催生出非常庞大的卫星需求。

  国内985、211在科研方面使用到卫星的局面,就可以发射自己的卫星了。

  “3号机已经可以顺利的执行发射任务,至于为航天员准备的4号机,估计下个月就可以结束总装工作。

  航天员训练进展情况非常好,已经能够成熟的操作“神舟”星际飞船,考核情况说明19名航天员已经全部具备执行发射任务的能力。

  具有发射名单,过几天航天员大队会提交两份名单过来。”

  “神舟”星际飞船技术的成熟,打破了旧的航天发展格局,包括载人航天。

  本来制定好的训练大纲全部都要改,甚至连任务都得现在从新安排。

  以后觉得载人发射的不再将是能力,而是需求,只要有载人发射的需求,就可以随时进入太空。

  对此杨威非常满意,对于sa的提议,他也没有意见。

  但在赵玄这边,还是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我们不能为了上天而上天,那将没有意义,我建议载人发射任务与空间站建设部门进行对接。

  一艘星际飞船在太空相当于一个小的空间站,他们什么时候能完成空间站建造计划,我们就可以决定什么时间在太空拥有自己长期值守的空间站。

  载人发射任务的时间,也应该与空间站建造计划相匹配。

  不过更多的还是得让航天员习惯高密度的航天发射任务。

  将来就有可能今天返回地球,明天就得启程去太空,一切都有可能。”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