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4章 回京_三国之谋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交五州交税的时候,整个朝堂都开始沸腾,上书的奏折如雪片一样飞到尚书台,要求汉灵帝停止这样的薅羊毛行为。

  面对这个情况,汉灵帝虽然没有理会,但也觉得有点不对劲。

  因为这跟当初陈暮说的不一样,陈暮明明说三州三州地分散收税,此乃分化之计也,他们不可能联合起来,为什么现在反而如此空前团结了呢?

  然而汉灵帝不知道,这一切也早就在陈暮的预料之中。

  毕竟已经被割过一轮韭菜,故技重施的话,天下聪明人那么多,肯定能看穿这个计谋,又怎么可能会继续中计?

  因此这个计策实施时间,顶多三年。

  这也意味着,今年最后一轮收税之后,明年如果汉灵帝还想着从益州荆州扬州三地重新割一轮,必然要遭受全天下豪强的反对。

  如果汉灵帝一意孤行,到时候的局势必然动荡,那么这次造反就不再是黄巾之乱那些平民了,而是那些豪强地主们。

  他们的破坏力和影响力可远比平民们大得多,比如七国之乱中,就是天下最富有的七个大地主造反。

  只是汉灵帝还不清楚这么做的后果,因此虽然感觉不对劲,但依旧没有改变政令,严词勒令各地太守把税交上去。

  这次司马直倒是没有自杀,甚至还是汉灵帝这个政策的拥护者。

  毕竟以前的汉灵帝是在割天下普通百姓的韭菜,司马直是个正直的官员,自然不愿意。而现在汉灵帝是在割豪强地主的韭菜,他当然拥护。

  可惜的是像他这样的官员实在太少,更多的官员碌碌无为,不仅是能力不够,还是豪强们的保护伞。

  在汉灵帝的政令下达后,不仅朝廷官员上书,连高地太守也纷纷上书请求天子收回诏令。

  这种情况下,汉灵帝也感受到了一些压力,原本是打算今年年末才把陈暮召回来,现在不得不在十月份下达诏书,让他尽快赶回洛阳想对策。

  陈暮收到诏书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动身,而是又回了一封奏折回洛阳,奏折当中说新式水稻大丰收,产量惊人,可养活无数百姓。又有颁布无数惠民政策,才刚刚实施不久,不好离开。

  如果天子一定要召他回去的话,他怕下一任继任者破坏他的政策,因此请求汉灵帝任命沮授为青州刺史。

  沮授是光和二年时候的茂才,又干过几次县令,现在是济南长史,年龄也到了30多岁,论起资历肯定是够当刺史。

  汉灵帝看到这份奏折,又看了沮授的履历之后,没有任何犹豫,同意了这封举荐信,只请陈暮早点回来。

  等到洛阳公文抵达青州的时候,已经是接近十一月份。

  “尊天子诏书。”

  济南刺史府中,陈暮接过了这份诏令。

  传旨的已经不是王钧,毕竟王钧现在是中常侍,不可能会过来,所以张让派了个亲近的小黄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