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六十四章 凤雏一代_1995之未来不是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款被正式命名为凤雏(phoenix)一代的处理器,早在一月中旬,就在amd的晶圆厂里流片成功了。

  而第一批产品,也大多被方嘉伟直接带回了九天科技,被用在了自家的神州电脑上。

  amd则拿走了极少的一部分,然后迅速组织人手,开始进行详细且反复的测试。

  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因为这款处理器所表现出来的性能,真的把amd的工程师给吓坏了,总觉得是不是哪儿出现了什么问题。

  因为cyrix被香江四维收购至今,也不过几个月的时间,按道理讲,绝对不可能设计出这样出色的产品。

  要知道,cyrix公司的大部分工程师,可都已经被amd和ibm给瓜分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那些歪瓜裂枣,他们大体上也能估算出具备多少的研发实力。

  也就是说,香江四维所依仗的,应该全部都是自己本身的实力。

  那么问题来了。

  香江四维虽然推出过两款十分出色的声卡和显卡,但说实话,这两款芯片,和cpu芯片的设计,还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东西。

  而且,香江四维公司也没有设计过cpu的经验啊,怎么可能出手就是王炸?

  这在道理上是绝对讲不通的。

  这就是很多人的逻辑,我做不到,你就同样不可能做到,就算做到了,也肯定是哪儿出现了问题。

  因此,整个amd都被惊动了。

  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反复详尽的验证测试这款cpu,一定要搞清楚,这些测试数据是不是完全正确无误。

  如果是,那么香江四维是怎么做到的。

  这是amd不得不去重视的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九天科技都把神州电脑组装成功,并开始陆续发货了,amd却还在对这款处理器,进行着反复测试的原因了。

  结果当然不言而喻。

  虽然这个结果很残酷,对amd的打击很大,甚至让一众工程师感觉被羞辱到了。

  但是,事实就摆在眼前,他们……真的被碾压了。

  于是,好多年没再玩的“白盒测试”,看来又要玩一次了。

  什么是白盒测试?

  就是结构测试、透明盒测试、逻辑驱动测试或基于代码的测试。

  放在芯片制造上,那就是在无尘室里跑微代码,说白了,就是做逆向工程。

  原理很简单,山寨嘛!

  就是打开盖子,研究清楚晶体管元器件的布局,从而逆推出掩膜,再搞定微代码。

  要知道,晶体管元器件的布局可以看得见,但微代码却是驻留在存储器里的,任务就是将机器指令翻译成电路操作序列,然后控制逻辑门完成0和1的输出。

  所以,想要搞清楚这个,就需要描述微代码的功能,然后在不参考原微代码的情况下,开发出拥有同样功能的微代码。

  这就是芯片山寨的白盒测试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