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四章 闲话香江电影_1995之未来不是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让我略表敬意?”

  陈哲当然不会驳了这种面子,花花轿子人人抬嘛。

  当下端起自己的果汁杯子,笑道:“场面话我不太会说,我就是个宅在实验室里搞研究的,所以,有什么怠慢的地方,大家包涵一下。

  “感谢什么的就更不用说了,反正只要大家都能从中受益,那就让这样的事情,以后多来几个呗,能赚得到钱,才是最实惠的嘛。”

  曾智伟笑得更欢了,“这话我喜欢听。”

  陈柯信就在旁边一唱一和的跟着点头,“的确,这两年香江的电影,可是每况愈下了,如果真的能另辟蹊径,那也算是电影人的万幸了。”

  他这话倒也不假,因为这确实是香江电影的现状。

  而真要论香江电影的巅峰期,那就不得不说提一个年份……

  不是90年代的哪一年,而是1988年。

  那一年,香江电影总票房第一次超过了10亿,而那会儿的平均票价,还保持在22~23元的水平上。

  而再次总票房超过10亿的年份,就是1991~1993这连续的三年了,但那会儿的平均票价又是多少呢?

  答案是从1991年的30元,冲上了1993年35·5元的高度。

  然后呢?

  1994年全年总票房是9·7亿,1995年这个数据,就跌到了7·8亿,而平均票价,却已经涨到了45元。

  如果这个数字还不够明显的话,那从观影人数上,就能很清晰的看到这种变化了。

  巅峰期的香江电影,也就是1988年,观影人数为4500万人次。

  什么概念呢?

  就是相当于当年全香江每人进电影院看了8次电影。

  因为那会儿香江人口不过560万。

  而1991~1993年期间,观影人数就已经从3600万,降到了3100万左右,而到了1995年,这个数字是……1745万。

  是不是很触目惊心?

  但这就是现实。

  所以,真正的香江电影巅峰十年,其实应该算是1982年到1993年,因为在这段时间里,年观影人数,一直保持在3000万以上。

  而从1995年开始,这个数字就再没有超过2000万这道线。

  由此可见,所谓的另辟蹊径,终究是镜花水月,啃点儿老本还可以,但是想要恢复昔日的荣光,那就真的很困难了。

  这不止是市场规模与人口底蕴的问题,也是资本逐利与无法节制的贪婪所决定的。

  唯一可惜的,就是一大批的从业人员。

  而内地的电影圈子,在90年代到21世纪最初的几年,却恰恰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同样落魄,没有完成两地的无缝对接。

  要不然,华语电影说不定就真的是另一番境遇了。

  而陈哲,却觉得这就是自己的一个机会,一个真的可以抓住一线生机的机会。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