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0章 卫星分辨率的理论极限_学霸之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以了。

  就算把卫星部分的资料看完,怎么也得小一个月的时间。

  余广胜听说过徐佑学习的速度特别快,但也想不到,能快到这样夸张的地步。

  “是的,已经全部看完了。这些资料真的很珍贵,我在外面根本就接触不到这些知识。”

  “当然了,这都是最内部的资料了。那我现在就去把几位专家叫过来。”

  在这之后,余广胜将航天院的几位设计师和工程师叫了过来。

  通过这几天的了解,徐佑知道,余广胜在五院里面的地位很高,其他人一般都会称余广胜为余总。

  这说明了,只有徐佑和吴婧,是有称呼其他人为“老师”的特权。

  徐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但看样子,吴婧的级别要比余广胜高出不少。

  徐佑觉得,按照吴婧说的去做,准没错。

  经过与这些专家的当面交流之后。

  徐佑总算把心中的困惑一一解开了。

  此时,对于提升卫星分辨率的问题,徐佑已经有了一些基本的思路。

  “先把分辨率极限算一下吧。”

  因为侦查卫星,都是通过电磁波进行分辨的。

  所以,它们都会存在一个理论上的分辨率极限。

  徐佑在草稿纸上画出问题的模型图,并很快推出了相关的公式。

  θmin=1/R=λ/D。

  即极限分辨率角,等于倍波长除以光学口径。

  这样的话,就可以根据卫星轨道半径、地面分辨率、光的波长、分辨角这些条件,去求出所需望远镜的直径了。

  理论上,只要望远镜的直径足够大,就可以达到非常高的地面分辨率。

  就比如说,想要实现1mm的分辨率,理论上是可以完成的。

  只不过……

  这样的话,就需要直径高达185米左右的望远镜了。

  这样恐怖的望远镜,按照现有的火箭运载能力,是肯定不可能送上太空的。

  徐佑适当的改变了一下轨道半径,以及分辨率的要求。

  通过计算,按照我们现有的火箭运载能力,理论上是可以实现厘米级的分辨率的。

  当然,这种模型计算,只是非常初步的推论而已。

  想要真正实现卫星的发射,需要考虑的技术,还有很多很多。

  包括卫星的指向精度、卫星的稳定性、多镜片拼接、衍射光学薄膜等等。

  而像视野狭窄、识真辨假能力有限等可能存在的问题,也是徐佑必须要考虑到的。

  由于整个问题实在太过复杂,徐佑一时也没有确定下来,具体的设计方案。

  在确实设计方案之前,徐佑需要综合各种条件的排序,再明确设计的方向。

  徐佑找到了之前一起交流过的任文斗,询问一些关于这个卫星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任文斗是这项计划的卫星总设计师,对于卫星这一块,任文斗算是最了解的一个了。

  “任老师,我有几个事情,想再跟您探讨一下。”

  “徐老师,你请说。”

  “我们这次的卫星发射计划,只要能够保证卫星的分辨率足够,其他的问题,都是次要的吧?”

  “可以这么说。因为我们这一批卫星,也是属于高分卫星。所谓的高分,就是指的高分辨率。这就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