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63章 双人“修炼”的效果_学霸之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更加的熟练了。

  从最开始,每次只能传递几个词语,到现在已经可以很熟练的传递一段话了。

  这种在旁人感觉不到任何异常的情况下,通过脑电波进行信息传递的方式,在今后很有可能起到一些妙用。

  第三个变化,是脑电波传递距离的增长。

  从最初的五米,到现在两人已经可以实现十米之外的脑电波传递了。

  这不仅与两人的脑电波强度有关,同时也与两人对脑电波控制程度的提升有很大的关系。

  经过更长时间的锻炼后,徐佑和陆知瑶有可能在相隔更远记录的情况下,完成一些信息的传递。

  …………

  在脑力不断完成突破后,徐佑终于已经有信心去解决,那个之前一直没有彻底解决的问题了。

  想要实现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就需要能够从氢气与氘气的混合气体中,分离出高纯度的氘气才行。

  这里的氢,指的是氢1,也就是氕。

  而这样的方式,这也是获得高纯度氘的一种主要的方式。

  只是,因为氕与氘除了相差一个中子之外,很多性质都是非常相近的。

  想要分离出高纯度的氘,一直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徐佑在与量子计算机构成连接后,同时开启了大脑仿真模拟状态,对这一过程进行着模拟。

  一番模拟之后,徐佑从这种状态中退了出来。

  “不行……仅仅依靠传统的方式进行分离,还是无法达到商业化的水准。”徐佑感叹道。

  常用的氢同位素分离的方式,包括低温精馏、电解、质子交换、离心分离、热扩散、色谱、金属氢化物吸附分离等等。

  可是,这些分离方式对能耗的消耗都较高,同时无法达到很好的分离效果。

  想要达到商业化的程度,就必须要有更低的能耗,和更好的分离效果才行。

  就在这时,徐佑想到了另外的一个方法。

  量子筛分。

  当气体分子尺寸与微孔材料孔径的差异,与气体分子的德布罗意波长接近时,气体分子与微孔材料在低温条件下相互作用时产生的一种量子不确定性效应。

  这种量子不确定性效应效应,可以使得其表观体积发生变化,产生类似于分子筛的筛分效应。

  只是,因为人类对量子领域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想要利用量子的效应去进行物质的分离,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如果我的大脑,能够精确到量子态的模拟的话,那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完成分离,也不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徐佑想道。

  经过这些天的脑力“修炼”,徐佑已经有信心,自己可以在仿真模拟领域上完成新的突破。

  稍微调整了一下状态后,徐佑再次投入到了大脑仿真模拟的状态之中。

  之前的徐佑,一直是在原子的层面上进行着模拟,即便如此,整个需要模拟的量,也是非常巨大的。

  而这一次,徐佑需要将模拟的精度又提升一个等级,上升到了量子的级别。

  仿真模拟精度的上升,随之而来的是模拟的难度呈指数级的增长。

  很快,徐佑紧皱的眉头上,就已经布满了汗珠。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