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三)_无量寿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而是空的。当然,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说五蕴的有,并非有如我们所执的实在性,有是假有,因此,空,是对有的实质的透视;空,是破除我们对有的错误执著,倘能照见五蕴皆空,人类自然能够度脱一切烦恼痛苦。

  【有空不二──!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有与空是哲学中的一对重要范畴,也是佛法中重点讨论的内容之一。《心经》中色受想行识的五蕴法门,是代表著有的存在。与有相对的是空,在一般人经验中,总以为有与空是对立的,他们认为有不是空,有在空外。本经阐述了有与空的关系,说明有空不二的道理。

  要认识有与空的不二,先得说明有。有,在我们常人观念中,它与实在性往往联系在一起,当我们说到有时,便会觉得自体有,实在有,人类对事物的实在感是根深蒂固的,它具有普遍和相通性。如原始野蛮人不知梦境是不实的,一旦做了一个恶梦就惊恐万状,以为灾难就要降临了,于是要祈祷三天。婴孩不知道镜里的影像是虚假的,他们见到镜里影像,就会乱抓乱笑。

  至于文明人虽然知道梦境的不实,但却以为认识的一切物件都是实在的;科学家虽然摆脱了常人的错觉,但他们在分析物质现象时,由于智慧不够,往往就会认为构成物质的元素是实在的,如原子说,极微说;哲学家的智慧,似乎又高一畴,他们已能透视到现象的虚假性,但他们却又执著隐藏在现象的背后,有个永恒不变的本体,如泰勒士的水,巴门尼德的存在,柏拉图的理念。从原始幼稚人到现代文明人,乃至科学、哲学家,他们对存在的认识虽有程度上的不同,但所产生的实在执却是一样的。

  人类的对有所产生的实在感,是见的表现。须知自性一词,或译自体,含有自已有,自已成,自已规定自已,本来如此,实在,恒常的意义。从自性见出发。我们对有的一切,必然会有实在感。然而,以般若的智慧来看。有是缘起有,世间一切有的现象,莫不是众缘所生。也就是说:任何一种有为现象的存在,都是由众多条件和合,由条件决定它的存在性。

  缘起与自性是势不两立的。世人无知,不了解有的缘起性,才会出现自性见,实在感,假如认识到有的缘起性,必然知道无自性。因为自性:是以有的一切现象,为自已有,自已成,自已规定自己;而缘起:是以有的一切,为条件有,条件成,条件规定。因此,缘起的有不是本来如此,更非恒常的,实在的。由此可知,对有的实在感,是错误的。

  《大智度论》卷十二说到有,从程度上分三种不同:一曰相待有,二曰假名有,三曰法有。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