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一十一章 军大衣_三国骑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掉所有的烦恼。

  神情不由低落,不止是自己,如今朝廷已经没了退路,所有人都没了退路。

  现在要议和……北府肯定不答应,若是提出令北府满意的条件,那朝廷将名存实亡,太多的先帝旧臣会因为这场动荡被清洗出局。

  唯有坚持下去,打一场,才能甘心。

  可关陇府兵主力引而不发,南阳府兵固守不出,依旧维持着表面的和睦,没有开战的意向。

  这样拖下去,朝廷自己会民力枯竭人心思变,哪里还能拖到开战?

  不打一场,不甘心;也只有打一场,打赢了、打平了,都能在谈判时争取有利条件,打输了也就认了。

  可为了打一场,朝廷治下约五百万人生计受影响。

  若战争全面失控,这些年降生的孩子,又能活下来几个?

  世道不稳,朝廷无信,都会妨碍人口增加。

  百姓生活不好,虽然会有正常的生育……可父母尚且吃不饱,没有粮食储蓄,那么又怎可能养活孩子?

  溺婴、弃婴,何止是乱世中的人伦惨剧?天下未乱之前,就有这种风气,动乱加剧了这种惨剧。

  宁肯让刚生下来的骨肉至亲溺死,也不愿养活长大、受罪。

  这种悲观情绪曾深深影响了孔融、祢衡,这两个人敢说。

  现在,天下总体上升形势突然被打断……虽然没有开战,可已经有相关的奏报。

  这种极度中伤朝廷颜面的奏报……本就是能免就免,现在见正式奏报,可以管中窥豹,了解大略。

  高傲、自负的面容垂下,细细看着沙河表面的薄冰,关羽说:“士衡叛国,元直阳奉阴违,子龙作壁上观。就连安国、诸葛子瑜也是束手旁观。是我年老昏聩,还是诸人忘恩负义?”

  杜氏干咳两声,侧头去看关羽:“妾身愚昧尚且知云长公心迹,诸公当世英杰,哪能不知?就如云长公昔日所言,今天下士庶贵戚人心思定,不愿再起干戈。此民心所向,非云长公能逆。”

  她双目与关羽对视,语腔柔和:“况且陈公英明神武,能安先帝旧臣,亦能安天下万民。让与陈公,又有何不可?若先帝复生,恐也会让贤,使陈公治世。”

  见她如此说,关羽仰头去看雾气腾腾的苍穹,语腔悠悠:“谁又知,此非王莽?王莽之初,美名士庶称赞;待其秉政,荒唐行举数不胜数。”

  杜氏轻声做笑笑容灿烂,关羽垂眉瞥见仿佛看到灿烂的阳光落在她脸上。

  心中阴霾去了很多,就说:“待见先帝时,我也问心无愧。至于如今,也只好静观形势,以期变化。”

  对此杜夫人轻轻颔首,询问:“曹茂一事,云长公有何看法?”

  曹茂长得很丑,可在关羽眼里显得很亲切。

  曹操的这个儿子,完美继承了曹操的率性、冲动和天真……还有那么一丢丢的丑。

  六十多岁的人,自然不会厌弃曹茂的面相,故觉得亲切,想保住这个人。

  可能就是曹茂行举言谈之间夹杂的那点曹操的影子,也能理解曹操不喜欢这个儿子的原因。

  估计看到曹茂,就想到了少年时种种黑历史,想到黑历史,就会想到发小袁绍、袁遗、张邈这些人。

  表面上,曹茂是来赎回曹林的。

  关羽想了想,说:“正好,我也有事托付季豹。”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